正在加载

永字八法的古称谓(永字八法的古称谓有哪些)

  • 作者: 何素
  • 发布时间:2024-05-09


1、永字八法的古称谓

永字八法古称谓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中重要的运笔技法,古时有别于今名。

永字八法古称谓:

对应今名:

侧 → 平

勒 → 垂

努 → 仰

趯 → 覆

策 → 钩

掠 → 折

啄 → 点

磔 → 撇

含义及特点:

侧(平):笔锋与纸面垂直,向右运笔。

勒(垂):笔锋与纸面呈一定角度,向右下运笔。

努(仰):笔锋向上回弧,呈圆弧状。

趯(覆):笔锋向左回弧,呈反圆弧状。

策(钩):笔锋回旋,形成钩状。

掠(折):笔锋向左或向右折向。

啄(点):笔锋点按纸面,形成圆点。

磔(撇):笔锋斜向一撇,收笔处略顿。

这些古称谓形象生动,反映了八法运笔的独特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称谓逐渐演变为今名,但其内涵和意义依然传承至今,成为中国书法中不可或缺的技法基础。

2、永字八法的古称谓有哪些

永字八法,又称永字八种、永字八诀、永字八势,是中国书法中楷书的基本用笔方法。它由唐代书法家张旭归纳而出,分别为点、横、竖、钩、挑、撇、捺、折。

永字八法古时亦有其他称谓,其中较常见的有:

1. 八势:唐代韩方明《授笔要诀》中称“八势”,包括点、横、撇、竖、钩、折、捺、挑。

2. 八仪:五代时期杨凝式《韭花帖》中称“八仪”,分别为轻、重、弯、直、短、长、方、圆。

3. 八要:北宋时期黄庭坚《山谷题跋》中称“八要”,与八仪相同。

4. 八体:南宋时期姜夔《续书谱》中称“八体”,以轻、重、短、长、圆、柔、折、方为八体。

5. 八法:金代王庭珪《太乙传神释字真文》中称“八法”,与永字八法相同。

6. 八诀:元代赵孟頫《三札》中称“八诀”,与永字八法相同。

7. 八笔:明代宋克《笔法指要》中称“八笔”,与永字八法相同。

这些古称谓反映了历代书法家对书写基本用笔方法的探索和,丰富了永字八法的内涵和应用。

3、永字八法的古称谓是什么

永字八法的古称谓,即“八种笔法”,由来已久。

在东晋卫夫人《笔阵图》中,首次提出了八种运笔方法,分别为:点、横、竖、钩、提、按、折、撇。其中,“点”又称为“圆点”或“实点”;“横”又称为“横画”;“竖”又称为“直画”;“钩”又称为“钩画”;“提”又称为“仰笔”;“按”又称为“顿笔”;“折”又称为“曲折”;“撇”又称为“长撇”。

到了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将八种笔法称之为“八法”,并将其视为书法创作的基本法则。此后,“八法”之称谓便广泛流传开来,一直沿用至今。

八种笔法不仅是书法技法的基本要素,更是书法艺术独特美感的体现。从点画到结构,从运笔到章法,都离不开八法精微的运用。因此,掌握八法,对于书法学习和创作至关重要。

4、永字八法在古代称为什么

永字八法在古代又称“永字八势”或“永字八点”。

永字八法是中国书法中的基本笔法,最早由东汉书法家钟繇提出。钟繇认为,“永”字包含了八种基本笔法,可以概括所有的书法用笔。

这八种基本笔法包括:

点:起笔落笔

横:横向平拉

竖:纵向平拉

撇:左上向右下斜拉

捺:右上向左下斜拉

钩:先向左下斜拉,再向上回锋

提:先向上斜拉,再向右下回锋

折:先向下斜拉,再向左上转换方向

永字八法既是笔法,也是结构,它强调笔法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学习永字八法有助于掌握书法的基本笔法,提高书写水平。

在古代,永字八法不仅被认为是书法入门的基础,还被用于检验书法家的功力。传说中,唐代书法家怀素曾以永字八法书写《自叙帖》,充分展现了其超凡的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