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从格的八字特点,真从格和假从格的富贵档次
- 作者: 周辰儒
- 发布时间:2024-04-14
1、真从格的八字特点
真从格八字特点
特征:
从强不从弱:八字中某一行特别强旺,且无制化。
天干特点:
单一五行:八字天干相同五行占据多数,或者同一五行重复出现。
少见相克:八字中相克关系少见,或仅见弱克。
透出或伏藏:强旺五行透出或伏藏于地支。
地支特点:
生旺五行:地支中生旺强旺五行,形成连续生扶。
无制无泄:地支中没有克制或泄耗强旺五行。
暗藏五行:地支暗藏强旺五行,进一步增强五行力量。
其他特点:
日主弱:日主一般偏弱,无力胜任强旺五行。
印星衰弱:八字中印星弱或无印星,无法制约强旺五行。
食伤强旺:八字中食伤强旺,助旺强旺五行。
分类:
从强格:强旺五行是日主的生助五行,如日主为甲木,八字中水旺。
从弱格:强旺五行是日主的克制五行,如日主为甲木,八字中金旺。
需要注意的例外:
如果八字中有强旺的印星,且印星能够制化强旺五行,则不属于真从格。
如果八字中有明显的相克关系,且制约关系明显,则不属于真从格。
2、真从格和假从格的富贵档次
真从格
富贵档次:
特上格:天干透出正印或正官
上上格:天干透出偏印或偏官
上格:天干透出比肩或劫财
中格:天干透出食伤
下格:天干透出财星
假从格
富贵档次:
特上格:天干透出比肩或劫财,且地支一片比劫
上上格:天干透出偏财或伤官,且地支一片杀刃
上格:天干透出正官或印星,且地支一片食伤
中格:天干透出杂气财星,且地支一片官杀
下格:天干透出禄神或羊刃,且地支一片比劫
真从格和假从格富贵档次比较:
真从格的贵气更高,因为其是从格中,天干透出元神,地支一片生助。
假从格的富气更足,因为其是从格中,天干透出生扶之神,地支一片顺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富贵档次仅为一般参考,具体富贵程度还需结合命局中其他因素综合判断。
3、八字真从弱格详细解说
八字真从弱格
真从弱格,也称从儿格,属于八字命理中特殊格局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日主极弱,五行生扶力量不足,而受生五行(从神)过旺,令日主完全依附于从神。
形成条件:
日主极弱无根:日主干支均无本气或生扶之气。
从神旺而通根:生扶日主的五行(从神)旺盛,且有本气或通根。
其他五行不能相助日主:其他五行五行力量弱小,无法生扶日主。
分类:
从财格:日主弱,从财星(正财或偏财)。
从官格:日主弱,从官星(正官或七杀)。
从食格:日主弱,从食神(或者伤官)。
特征:
性情柔弱:日主无依无靠,性格柔弱,缺乏主见和魄力。
依赖性强:日主完全依赖从神,凡事依赖他人,缺少独立性。
善于逢迎:为了得到从神的支持,日主往往善于逢迎讨好他人。
身不由己:日主被从神牵制,行动受限,难以自主。
用神选择:
从神:生扶日主的五行,即财星、官星或食伤。
喜用神:与从神同一五行,或者生扶从神的五行。
忌神:克制或刑冲从神的五行,以及日主本气五行。
旺衰喜忌:
从弱为吉:日主越弱越好,从神越旺越好。
忌克制:忌讳克制从神的五行出现。
喜相生:喜生扶从神的五行出现。
忌本气:忌讳日主本气五行出现。
大运流年:
喜从神旺运:走从神旺盛的大运流年,运势亨通,事业顺利。
忌本气运:走日主本气旺盛的大运流年,运势不佳,多有烦恼和挫折。
忌克制运:走克制从神的五行大运流年,运势低迷,阻碍重重。
实例解析:
八字:癸卯、丁卯、己丑、丁丑
此八字日主己土生于卯月,无本气通根,且无生扶。而从神丁火(食神)印旺,且丑土通根。因此,此八字属于从食伤格。
大运流年:戊辰、己巳、庚午、辛未
前半生走戊辰、己巳大运,食神旺盛,且辰巳为土库,日主依附从神,运势亨通。后半生走庚午、辛未大运,庚金、辛金克制从神丁火,运势不佳,多有阻碍。
4、八字真从和假从的区别
真从格
特点:
日主极旺或极弱,不受任何生扶即可成格。
与日主同一方的印绶或比劫完全缺失。
财官食伤等异党透干成势。
判断方法:
日主旺者,见财官食伤或印比齐缺。
日主弱者,见财官食伤或印比齐透成势,且无生扶助日主的力量。
假从格
特点:
日主极旺或极弱,但有少量同党生扶。
与日主同一方的印绶或比劫极弱,或只有一位。
财官食伤等异党透干,但力量弱于同党。
判断方法:
日主旺者,见财官食伤透干,且有少量印比生扶。
日主弱者,见财官食伤透干,且有少量印比相助,但力量弱于异党。
八字真从和假从的区别
| 特征 | 真从格 | 假从格 |
||||
| 日主 | 极旺或极弱,不受生扶 | 极旺或极弱,有少量生扶 |
| 同党 | 完全缺失 | 极弱,只有一位 |
| 异党 | 成势透干 | 透干,但力量弱于同党 |
| 性格 | 性格果断,不拘小节 | 性格多变,处事圆滑 |
| 运程 | 财运官运好,但也有灾难 | 运程吉凶参半,财官运较为平淡 |
注:
八字真从格和假从格是一种特殊格局,需要结合命局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真从格和假从格的吉凶也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