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句起名(李清照描写秋天的诗句)
- 作者: 何欣蓝
- 发布时间:2024-07-15
1、李清照诗句起名
李清照,宋代杰出女词人,其笔下诗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而她那些婉约动人的诗句,也成为众多父母为孩子取名时的灵感源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句词出自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清澈的流水,凋零的花瓣,勾勒出一幅幽怨凄美的画面,也寄托着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无限思念。将"花自"、"相思"、"闲愁"入名,不仅寓意着深沉的情感,也体现了典雅高洁的气质。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瑟瑟秋风中,瘦弱的女子独自守在窗前,瘦影与枯黄的菊花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凄凉悲苦之感。以"西风"、"瘦"、"觅觅"入名,既有清瘦孤傲之姿,又蕴含着执着坚韧的品质。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句词出自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的船只突然惊起了一群鸥鹭,那一瞬间的喧嚣与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惊起"、"争渡"入名,既有动感十足的画面感,也寄寓了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
除此之外,李清照还有许多诗句可供取名,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不消魂"、"黄花";"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知否"、"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诗句意蕴丰富,或是寄托着思乡之情,或是描述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为孩子的名字增添了文学底蕴和情感寄托。
2、李清照描写秋天的诗句
李清照,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其词作风格婉约清丽,意境悠远。在她的笔下,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其描写秋景的诗句,令人赞叹不已。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渔家傲》)这句词描绘了秋雨绵绵的景象,梧桐叶上滴落的雨滴,如断线珍珠般串连成线,勾勒出一幅诗意盎然的画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句词中的“人比黄花瘦”,生动地刻画了词人在秋风萧瑟中消瘦憔悴的神情,寄托了她对人生无常和爱情失意的哀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如梦令》)这句词描绘了秋日满地落花的景致,花朵凋零,无人采摘,透露出一种凄凉与孤寂之美。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声声慢》)这句词描写了秋日渔夫争相渡江的场景,鸥鹭受惊飞起,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力,打破了秋日的沉寂。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如梦令》)这句词中的“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勾勒出一幅秋日湖光山色的绝美画卷,既有晴天的明媚,也有雨天的朦胧,展现出秋日的多姿多彩。
.jpg)
李清照的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秋日的美景,更捕捉了秋日中蕴藏的情感,或悲凉、或凄美、或灵动,令人回味无穷,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3、李清照诗句起名字大全
李清照诗句起名字大全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其词作流传至今,意境深远,词藻华丽。其诗句更是被后世广泛引用,成为起名的佳选。
男名篇
清照:出自《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青玉: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漱玉:出自《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怀瑾: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子衿: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女名篇
清芷:出自《永遇乐·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蝶恋花飞,谢家池阁。
依南:出自《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思远:出自《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婉约: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惜春: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李清照诗里好听的名字
李清照,宋代婉约词宗,不仅词作清丽婉约,笔下的名字也如珠似玉,令人回味无穷。
其《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叠字叠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幽怨悲凉的氛围。而“戚戚”一词,形容凄楚悲苦,读来令人心酸不已。
《武陵春》中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描绘出春日暮色中的寥落与倦怠。其中“倦梳头”一词,轻盈灵动,道尽词人顾影自怜的孤寂与愁绪。
《一剪梅》中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描绘出藕花凋谢、玉簟生凉的秋日残景。而“轻解罗裳”一词,写出了词人卸下华服,独自登舟的潇洒与孤寂。
《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诉说着词人醉酒后误入藕花深处的经历。其中“误入藕花深处”一词,营造出一种迷离恍惚的意境,与词人的醉态相映成趣。
《永遇乐》中的"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隔千里兮,共明月",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而“隔千里兮,共明月”一词,既有空间上的阻隔之感,又有精神上的共鸣之情,令人动容。
李清照诗中的这些好听的名字,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意蕴隽永,寄托着词人的情感与思想,为后世读者留下了无限的回味与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