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癸水生于申月身弱的八字,癸水生申月日主身强还是身弱

  • 作者: 陈润
  • 发布时间:2024-04-29


1、癸水生于申月身弱的八字

癸水生于申月身弱八字的特点

癸水失令:申月为庚金当令,癸水失令,身弱。

申金制水:申金为癸水的正官,对癸水有制约作用,进一步削弱癸水之力。

无强根帮身:申月中无水生癸水,癸水缺少强根帮身。

身弱木旺:申月为木旺之地,癸水身弱容易被木克。

对命格的影响

性格内向:癸水身弱,性格容易内向、敏感。

身体虚弱:癸水代表肾水,身弱者肾气不足,身体虚弱。

事业不利:癸水身弱,官杀克制有力,事业发展受阻。

财运不佳:癸水代表财星,身弱则财星弱,财运不佳。

婚姻不顺:癸水身弱,官杀克身 severe,婚姻容易出现问题。

改善建议

加强命主的根:通过佩戴黑曜石、海蓝宝等水晶,或选择主水颜色的衣服、环境,可以增强癸水的能量。

补土生水:土生水,可以在命主的卧室或办公室中摆放陶瓷、水晶等土属性物品,以补土生水。

避开木旺之地:避免居住或长期逗留在木气过旺的地方,以免削弱癸水之力。

佩戴有利饰品:佩戴与水相关的饰品,如水晶、贝壳等,可以改善命主的五行平衡。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坚强的意志,可以克服身弱带来的不利影响。

2、癸水生申月日主身强还是身弱

癸水生申月,身强还是身弱需要结合其他八字信息判断。因为日主身强弱除了看月令是否生扶之外,还要看日支、年支、时支是否生扶,以及是否有印星生扶等。

一般情况下,癸水生申月,如果:

日支为子、亥,或者日支为寅、卯,则日主身强。

日支为午、未、戌,或者有印星生扶(如四柱中有壬、癸、甲),则日主身弱。

日支为辰、巳、酉,则日主中和。

但如果八字中还有其他特殊情况,则可能改变判断结果:

如果有强势的食伤生扶日主,则日主身强。

如果有强势的官杀克制日主,则日主身弱。

如果有比劫帮扶日主,则增强日主身强。

如果有财星泄耗日主,则减弱日主身强。

因此,具体判断癸水生申月日主身强弱,需要结合八字的整体格局分析。

3、癸水生于申月如何取用神?

癸水生于申月用神取法

癸水生于申月,属于「食神生财」格。申月金旺,水弱,故癸水日元较弱。

用神取用原则:

1. 金生水旺:申金旺,可生助癸水日元,故用金。

2. 水生木泄:癸水日元弱,需要用木泄秀,故用木。

具体用神选择:

正用神:金、木

喜用神:水、火、土

忌用神:火(克金)、金(克木)

取用顺序:

1. 金:以申金为主,因为申金旺,能直接生助日元。

2. 木:以寅木为首选,因为寅木能泄水生火,助旺日元。其次可以选择卯木或亥木。

3. 水:癸水日元弱,故水可为喜神,但需注意取用适当,以免水多泛滥。

4. 火:火可生土,土可泄水,但火克金,故不宜多取。

5. 土:土可泄水生金,但土克水,故不宜多取。

示例:

癸水日,申月生,己巳时。

此局申金旺,可取用金生水,用神为金。寅木为喜神,泄水生火,可助旺日元。其他水、火、土均可为喜神或忌神,具体取舍需根据其他干支配置而定。

4、癸水生于申月八字案例

八字:

己丑年 癸酉月 甲申日 丙戌时

命主信息:

命主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9年阳历10月11日

出生地点:中国某地

癸水日主:

癸水生于申月,申金为长生之地。

申金为癸水的食伤,有利于癸水的生发。

申金也合化了己丑年,为癸水引来了滋养之源。

格局分析:

癸水日主生于申月,得长生之地,且有申金食伤生扶,属于身旺格局。

八字中伤官丙火透出,伤官生财,为有利于财运的组合。

但八字中也有丑戌刑,刑伤了食伤,因此命主的事业发展会遇到一些阻碍。

十神旺衰:

日主癸水旺

印星己土弱

食伤甲木旺

财星丙火弱

官杀戊土弱

大运流年:

38岁后进入戊戌运,戊土官杀透出,事业运有提升,但丑戌刑仍对事业不利。

48岁后进入己亥运,亥水助癸水,事业运进一步好转。

58岁后进入庚子运,庚金克制癸水,事业运开始走下坡路。

性格特点:

命主性情聪明伶俐,有才华和想法。

食伤旺,喜欢表达自己,追求自由。

但伤官见官,容易冲动行事,有时候会招致是非。

事业财运:

命主的事业运势总体较好,但会遇到一些阻碍和挫折。

适合从事与表达、创作、技术相关的工作。

财运方面,会有不错的收入,但容易有意外开支。

婚姻感情:

命主在婚姻情感方面比较坎坷,容易出现分离或争吵。

命中伤官旺克官杀,代表婚姻宫位不顺。

大运流年逢合化解丑戌刑,感情运势会有所改善。

健康注意:

命主应注意脾胃消化系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

丑戌刑也代表泌尿系统疾病,应定期体检。

总体而言,癸水生于申月的命主,身旺食伤旺,事业运势总体较好,但会遇到一些阻碍。财运方面有收入,但要注意意外开支。婚姻情感方面比较坎坷,健康方面应注意脾胃和泌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