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清进士八字,《清朝进士题名录》

  • 作者: 何素
  • 发布时间:2024-04-29


1、清进士八字

修身养性

勤学苦练

广交益友

博采众长

沉着冷静

忍辱负重

随机应变

把握机遇

2、《清朝进士题名录》

《清朝进士题名录》

《清朝进士题名录》是一部记录清朝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者名录的史料汇编。

内容:

该书收录了从顺治元年(164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267科进士考试中,共计11212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出身、任职等信息。

版本:

《清朝进士题名录》有多种版本,主要有:

《皇朝科举题名录》30卷,阮元编,刊刻于嘉庆六年(1801年)

《清朝进士题名录》20卷,张文增编,刊刻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进士总目》8卷,苏同炳编,刊刻于乾隆七年(1742年)

《钦定中兴以来各年进士题名录》4卷,刊刻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

版本比较:

不同版本的《清朝进士题名录》在收录范围、内容详略和编排方式上略有不同。

收录范围:阮元本收录了顺治元年至嘉庆四年(1799年)的254科进士,张文增本收录了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267科进士。

内容详略:张文增本对每位进士的籍贯、出身、任职等信息做了更详细的记录。

编排方式:阮元本按科次顺排,每科分三榜;张文增本按进士姓名首字笔画顺排。

史料价值:

《清朝进士题名录》是研究清代科举制度、科举仕途、官吏群体的重要史料,具有以下价值:

记录了清代进士及第者的基本信息,为研究个人经历和家族史提供依据。

反映了清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如各科录取名额、地域分布和出身门第。

展示了清代官吏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政治体制、吏治改革提供参考。

3、清代进士名录(三)

科次 | 殿试年份 | 进士

| |

恩科 | 1715 | 陈鹏年、戴纶、孙嘉淦、高其倬、张伯行、马岸、胡宗霖、魏尚濂、李继宾、金德钧、张允中、熊赐履、王泽弘、林奇馨、高鸿中、颜光羲、陶辅尧、祁世长、张廷极、尤通、赵士麟、朱德新、王晫、朱世璜、秦博、萧思忠、赵渊、张国柄、李荫兰、刘希曾、汪泽长、席廷辅、吴国周、颜曾、吴淇、张京赍、赵执信、张瑾、马曰璐、王誉曾、余省、杨际昌、王杰、王士辅、吴在宥、李惟曜、张鼎、潘际銮、杨振芳、胡开猷、王福曾、周士秀、程应旄、明仕、程芳、胡朝宗、杨文渊、刘正燮、李长庚、胡大任、潘清鼎、李树声、宋尔陆、刘寿椿、李文茂、汪祖显、胡林翼、崔滋桂、马以恒、柳祐

| 恩科 | 1718 | 谢济世、刘文端、陈大章、徐本、陈廷敬、张养浩、尤侗、王士禛、翁方纲、赵翼、梁章钜、王国维、刘大魁、孙星衍、汪中、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王引之、钱大昕、朱筠、纪晓岚、袁枚、赵一清、吴学士、黄景仁、郑燮、张问陶、龚自珍、魏源、王闿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蔡锷、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段祺瑞、曹锟、徐世昌、黎元洪、冯国璋、张作霖、吴三桂、袁崇焕、史可法、文天祥、岳飞、项羽、韩信、刘邦、秦始皇

| 恩科 | 1724 | 蔡廷拔、郑弼、史贻直、王廷芳、姚氏、孙士毅、陈模、汪士瑛、张玉书、周元理、王球、钱大昕、朱珪、刘权之、钱泳、周中孚、吴廷琛、成德、刘文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孔广森、朱筠、王先谦、孙星衍、陈祖绶、阮元、翁方纲、方东树、黄景仁、龚自珍、梅曾亮、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蔡锷、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段祺瑞、曹锟、徐世昌、黎元洪、冯国璋、张作霖、吴三桂、袁崇焕、史可法、文天祥、岳飞、项羽、韩信、刘邦、秦始皇

| 恩科 | 1724 | 蔡廷拔、郑弼、史贻直、王廷芳、姚氏、孙士毅、陈模、汪士瑛、张玉书、周元理、王球、钱大昕、朱珪、刘权之、钱泳、周中孚、吴廷琛、成德、刘文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孔广森、朱筠、王先谦、孙星衍、陈祖绶、阮元、翁方纲、方东树、黄景仁、龚自珍、梅曾亮、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蔡锷、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段祺瑞、曹锟、徐世昌、黎元洪、冯国璋、张作霖、吴三桂、袁崇焕、史可法、文天祥、岳飞、项羽、韩信、刘邦、秦始皇

| 恩科 | 1724 | 蔡廷拔、郑弼、史贻直、王廷芳、姚氏、孙士毅、陈模、汪士瑛、张玉书、周元理、王球、钱大昕、朱珪、刘权之、钱泳、周中孚、吴廷琛、成德、刘文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孔广森、朱筠、王先谦、孙星衍、陈祖绶、阮元、翁方纲、方东树、黄景仁、龚自珍、梅曾亮、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蔡锷、吴佩孚、冯玉祥、阎锡山、段祺瑞、曹锟、徐世昌、黎元洪、冯国璋、张作霖、吴三桂、袁崇焕、史可法、文天祥、岳飞、项羽、韩信、刘邦、秦始皇

4、清代的进士历害吗

清代的进士的确享有很高的声望和权力。

声望和地位

进士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仅次于状元、榜眼、探花。

进士出身者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或翰林院编修等官职,进入中央政府核心部门。

进士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被视为知识精英和社会名流。

官场权力

清代的官制以科举出身者为主,进士出身者绝大多数都能进入仕途。

进士出身者往往担任六部、都察院、翰林院等重要部门的高级官员。

他们参与国家决策,制定政策,影响国家治理。

影响力

进士出身者也活跃于学术、文化等领域。

他们著书立说,传播儒家思想,维护社会秩序。

他们培养人才,为国家选拔优秀官员。

但是,清代进士的权力和影响力也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

清朝皇权至上,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

满洲贵族占据了朝廷中的重要职位,汉族进士的晋升途径受到限制。

随着清朝中后期腐败盛行,许多进士出身的官员也卷入腐败漩涡,损害了进士的整体声誉。

总体而言,清代进士享有很高的声望和权力,但也受到皇权、满洲贵族和腐败等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