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法摇八字功法,太极拳功法练功口诀
- 作者: 何林雨
- 发布时间:2024-04-29
1、太极拳法摇八字功法
太极拳法摇八字功法
功法原理
摇八字功法是太极拳中一项基础功法,通过摇动身体形成一个“八”字形的运动轨迹,以达到调节气血、强健筋骨、改善平衡和身法的作用。
练习方法
1. 站立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身体直立。
2. 起始动作:双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松开。
3. 摇动动作:以腰为轴,身体向左摇动,同时左臂向上抬起,右臂向下落。然后身体向右摇动,右臂向上抬起,左臂向下落。
4. 摇动幅度:摇动幅度以腰部为准,形成一个明显的“八”字形轨迹。
5. 节奏:摇动节奏平稳缓慢,呼吸自然协调。
6. 时间:练习时间建议为 1020 分钟,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练习要领
1. 摇动要稳:身体摇动要平稳,避免晃动或冲撞。
2. 幅度要适中:摇动幅度不要过大或过小,以感觉腰部有明显的伸展感为宜。
3. 腰部为主:摇动动作以腰部带动,四肢配合。
4. 呼吸协调:摇动过程中,呼吸与动作协调进行,做到一吸一摇。
5. 意念集中:练习时意念集中在身体的摇动轨迹和发力部位上。
练习禁忌
1. 腰部有伤者慎练:腰部有伤病者不宜练习摇八字功法。
2. 空腹或饭后不练:空腹或饭后不宜练习,以免引起不适。
3. 循序渐进:练习时应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和幅度。
4. 注意场地:练习场地应平整宽敞,避免滑倒或碰撞。
练习效果
坚持练习摇八字功法可以带来以下效果:
调节气血,促进血液循环。
强健筋骨,提高肌肉柔韧性。
改善平衡和身法,增强协调性。
养精蓄锐,提升精神状态。
配合太极拳其他功法,提高实战能力。
2、太极拳功法练功口诀
太极拳功法练功口诀
总诀
心平气和,精神内守。
动作柔和,劲力绵绵。
以柔克刚,化劲为己。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站桩口诀
松肩沉肘,拔脊正骨。
双脚开立,与肩同宽。
膝微屈,尾闾下垂。
含胸拔背,目平视前方。
走架口诀
沉肩坠肘,气沉丹田。
虚实分明,意到气到。
动作圆活,连绵不断。
内外相合,动静相宜。
发劲口诀
蓄劲于丹田,松肩催劲。
肘领手随,丹田发力。
意注前臂,力达梢端。
刚柔相济,虚实转换。
化劲口诀
引进落空,以柔克刚。
顺势而化,借力打力。
偏身斜走,四两拨千斤。

粘连粘随,引而不发。
呼吸口诀
自然呼吸,绵绵不绝。
吸气松胸,呼气收腹。
意随呼吸,内气充沛。
气息下沉,丹田充盈。
神意口诀
意在身中,神在气中。
专注当下,忘我投入。
以虚御实,神气合一。
心无杂念,内外通达。
心法口诀
抱元守一,归真返璞。
清心寡欲,淡泊宁静。
不争不抢,无为而治。
得意忘形,天地相融。
3、太极拳八字法诀详解
太极拳八字法诀
分清虚实,阴阳分明
虚实:指身体重心所在和方向。
阴阳:指身体的左右、上下、内外等对立面。
要分清身体的虚实和阴阳,才能协调动作,控制平衡。
上下相随,相随相领
上下相随:头部和躯干协调运动。
相随相领:身体各个部位相互带动,形成整体性。
头部和躯干要跟随重心的移动而变化,其他部位要配合协调,避免脱节。
内外相合,内外相束
内外相合:身体内部和外部保持协调统一。
内外相束:内外劲力相互连接,产生合力。
内劲发于丹田,通过肌肉传导到四肢。内外劲力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刚柔相济,刚柔并用
刚柔相济:刚劲和柔劲结合,刚柔并重。
刚柔并用: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刚劲和柔劲。
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但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根据对手的力道和动作,灵活应对。
虚实结合,虚实变化
虚实结合:身体重心虚实交替,保持灵活性。
虚实变化:根据需要,随时改变重心虚实。
重心虚实变化,可以迷惑对手,创造进攻或防守的机会。
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连绵不断:动作流畅自然,一气呵成。
一气呵成:精神集中,气力贯通,动作浑然一体。
太极拳强调连贯性,避免动作之间断裂,保持气血通畅。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以静制动:保持冷静,以不变应万变。
后发制人:等待对手动作后,再伺机而动。
太极拳注重以守为攻,通过防守化解对手的攻击,伺机反击。
心静神凝,气沉丹田
心静神凝:精神集中,心神合一。
气沉丹田:气息下沉,丹田充盈。
太极拳强调意念的运用,精神集中,气息沉稳,才能有效控制身体和动作。
4、太极拳十八字要诀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肩垂肘、沉肩坠肘、开胸展背、裹裆提臀、转腰提胯、落胯松膝、屈膝松踝、气贯周身、脊柱竖直、丹田蓄气、两臂相合、阴阳互济、刚柔相寓、静动相兼、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