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的古文典籍(起名的古文典籍有哪些)
- 作者: 陈宇谦
- 发布时间:2024-10-23
1、起名的古文典籍
2、起名的古文典籍有哪些
3、起名的古文典籍是什么
姓名乃冠身之宝,溯源古籍,实有典故。
《礼记·曲礼上》云:“男子生,三月而加名,女子生,四月而加名。”此为起名之始。
《周礼·天官·大宰》载:“凡命氏,以其官族。其族有功德者,则以其功德命之;无功德者,则以其官命之。”官员家族以功德或官职命名。
《左传·昭公三年》述:“文王方将出师,卜之,吉。晋师者,谓之师叔。卜之,不吉。曰:‘不可,师叔之命称,不吉。’”可见,君主起名亦有讲究,与运势相关。
《孟子·滕文公上》有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古人崇尚纯真赤子,故幼名多取吉祥之词,如“安”、“乐”、“吉”。
古籍中亦有以字为名的记载。《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有舍人曰嫪毐,毐从邯郸入,以为舍人。行有阴德,称父嫪,故名曰毐。”嫪毐因善行,故以“嫪”为字。
《汉书·赵充国传》载:“充国,赵氏。字少卿。其先琅琊人也。”赵充国以官职“少卿”为字,亦是古时习俗。
古籍关于起名的记载丰富,涉及名与字、命名依据、命名方式等方面,为后世取名提供了宝贵参考。
4、起名字古文经典名句
起名之雅事,古人早有明训,留下众多经典名句,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指导。
《诗经·大雅·生民》有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姜嫄,即周朝始祖后稷之母,意寓着先祖之德泽绵延不绝,故而取名为"稷"。
《论语·泰伯》中,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语强调了名字的重要性,认为名字与人的品德、作为息息相关。故而取名需慎重,以期名副其实。
《孟子·尽心上》有云:"惟将求名于吾者,不可不善处吾者。"此语告诫世人,取名应以德行为重,若只为追求名声而行事不端,则名不副实,终将为人所不齿。
《荀子·劝学》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语强调了学习对取名的重要性,认为博学多识才能明辨是非,取名方能恰如其分,不失偏颇。
《礼记·曲礼上》有云:"婴儿未满百日,则父母抱之,教之名。"此语说明了取名的时间应在婴儿出生后百日之内,这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重视,也寓意着孩子从此有了自己的身份和归属。
古文经典中还有:"裹足不入芳菲地,惹恨花枝笑怨人"(唐·李益《写情》);"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王维《桃源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宋·秦观《南歌子》)等名句,可供取名时细细品味,从中汲取灵感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