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的相声吃饱喝足(吃饱了就骂厨子相声)
- 作者: 彭宸
- 发布时间:2024-10-24
1、算命的相声吃饱喝足
各位观众,在下今天要给大家表演的是相声《算命的相饱吃喝足》。
甲:各位老少爷们,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算命算卦,童叟无欺!
乙:这位大爷,我看您印堂发黑,最近肯定有灾啊!
大爷:哦?大师,求您指点迷津!
乙:您最近是不是经常腰疼腿酸?
大爷:是是是,大师真神了!
乙:这是您前世的业障,您今生没少造孽啊!
大爷:大师,那该怎么办啊?
乙:捐钱消灾!
大爷:好,我捐!
甲:(在一旁接话)大爷,您这捐了十块,这灾就算消了八块,还有两块您得再来!
大爷:啥?还有两块?
乙:对对对,捐钱消灾,童叟无欺!
大爷:算了算了,老子不消了,这还有完没了啊!
甲乙:哎呦,大爷,您可不能这么想啊,消灾消灾,消多几回,您就能多活几年啊!
大爷:拉倒吧,还多活几年,我怕是等不到那时候就让你们俩算死了!
甲乙:大爷,您可别这么说,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啊!
大爷:为了我好?为了我好你们还让我捐钱?
甲乙:捐钱消灾嘛,您这今生消了,来世就能吃饱喝足了!
大爷:吃饱喝足?今生不消也能吃饱喝足!
甲乙:今生能吃饱喝足?你怎么吃饱喝足?
大爷:算命的相声吃饱喝足!
全场爆笑。
乙:大爷,您可真会开玩笑!
大爷:你们这相声能让我吃饱喝足吗?
甲:当然能啦!我们这相声让您乐呵樂呵,心情好,胃口就好,吃啥都香,不就吃饱喝足了吗?
大爷:哈哈,好,就冲你们这相声,我再给你们捐十块!
甲乙:多谢大爷,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大爷:多谢大师,祝你们相声大红大紫,赚得盆满钵满!
全场掌声雷动。
2、吃饱了就骂厨子相声
各位爷,今天给您们说段相声《吃饱了就骂厨子》。
话说一日,一群食客在饭馆吃饭。刚开席的时候,一个个可都是喜笑颜开,吃得那叫一个香。可这饭吃到一半,不知怎么地,菜不合口,食客们一个个变了脸。
"这菜怎么这么咸?咸得我想叫救护车了!"一个食客大声嚷嚷。
"这肉怎么这么柴?我嚼了半天还没咽下去!"另一个食客跟着附和。
"这汤怎么这么淡?淡得像水一样,我都不好意思下口!"还有个食客不满地嘀咕。
掌柜的听了一急,赶紧跑过来赔笑脸:"各位爷,真是对不住了。这菜是新厨子做的,手艺还不熟,还请您们多担待。"
可那食客却不依不饶:"担待?担待什么?我花钱来吃饭,不是来受气的!这菜不行,这厨师得换!"
掌柜的无奈,只好把厨子叫出来。
"你看看你做的这叫什么菜?咸得能齁死人,淡得像水一样,柴得嚼不动!"食客们对着厨子一通数落。
厨子听了,一张脸涨得通红,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看你还是别做菜了,回炉重造去吧!"有个食客还嫌不够,奚落道。
掌柜的赶紧打圆场:"各位爷,消消气,消消气。这厨子也是刚来,您们就别跟他一般见识了。"
可食客们根本不买账,一个个拍着桌子嚷嚷:"不换厨师,我们就不吃了!"
掌柜的没办法,只好把厨师辞退了。
食客们这才消了气,继续吃饭。可奇怪的是,刚换了厨师,这菜的味道怎么变了?咸的变成淡的,淡的变成咸的,柴的变成嫩的,嫩的变成柴的。
食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眼了。
"哎,看来不是厨师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啊!"一个食客恍然大悟。
"是啊,我们吃饱了就骂厨子,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另一个食客附和道。
食客们这才明白,做人不能只顾着自己开心,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3、算命的和说相声的
算命的和说相声的,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一个玄之又玄,一个妙语连珠。细究两者,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算命的,以阴阳五行、生辰八字为凭,推演吉凶祸福。说相声的,以逗哏捧哏、相声段子为媒,博人一笑。
算命的凭的是一张巧嘴,能把虚无缥缈的事情说得有板有眼,让人深信不疑。说相声的也是一张巧嘴,能把枯燥无味的话题说得生动有趣,引得观众捧腹大笑。
算命的要揣摩人心,才能知人所想,对症下药。说相声的也要揣摩观众,才能投其所好,赢得掌声。
算命的离不开“神机妙算”的招牌,说相声的离不开“妙语连珠”的招牌。算命的给人希望,说相声的给人欢乐。
算命的和说相声的,都是以语言为工具,一个惑人,一个悦人。他们都掌握着语言的奥秘,能把枯燥乏味的事情变得引人入胜。
因此,算命的和说相声的,虽分道扬镳,却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语言的魔术师,用自己的巧舌如簧为世人带来或是希望,或是欢乐。
4、相声《吃论》
相声《吃论》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经典作品之一。它以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对吃这一日常话题进行了妙语连珠的评析。
侯宝林在《吃论》中首先从吃的本质谈起,认为吃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但是不同的人吃的方式和态度却千差万别。侯宝林生动地描述了各种吃饭的姿态和习惯,如“狼吞虎咽”、“细嚼慢咽”、“一口一个”、“大口吃肉”,令人忍俊不禁。
随后,侯宝林又分析了吃的艺术,认为吃是一种享受,讲究色香味俱全,还要有合适的场合和氛围。他以“东坡肉”为例,细致地介绍了这道名菜的烹饪方法和食用技巧,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
《吃论》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逗乐,更在于它揭示了吃的背后蕴含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侯宝林指出,吃不仅是个人行为,也反映出家庭、地域和民族的传统习惯。他幽默地对比了不同地区的饮食风格,从北方的面食到南方的米饭,从川菜的麻辣到粤菜的清淡,可谓包罗万象。
同时,《吃论》也探讨了吃与人的关系。侯宝林认为,吃与人品性格息息相关。他举了几个例子,如爱吃独食的人往往比较自私,喜欢聚餐的人则比较豪爽。他也告诫听众,吃要适度,不能贪食,否则会损害健康。
《吃论》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相声作品,它通过对吃的探讨,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也揭示了吃的背后蕴含的人生哲学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