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湖南花鼓戏《陶澍算命》(湖南花鼓戏陶澍访江南黄师傅道情调)

  • 作者: 彭晟旭
  • 发布时间:2024-11-03


1、湖南花鼓戏《陶澍算命》

《陶澍算命》是湖南花鼓戏经典折子戏,取材于清末名臣陶澍的逸事。

故事讲述了陶澍赴任新官,路遇算命先生。先生言他却有宰相之相,但此去将遭劫难。陶澍不信,扬鞭而去。途中,他遭遇山贼,险些丧命,后被路过的镖师搭救。

陶澍感慨命之无常,遂折返,寻算命先生。先生道:“天意难测,然祸福相依。免劫之相,贵人在侧。”陶澍顿悟,感谢镖师救命之恩。

贵人即镖师,此乃陶澍宰相命格的应验。此戏既娱乐又富哲理,借算命之说,阐述了祸福相依、贵人相助的人生道理。

花鼓戏《陶澍算命》以其幽默诙谐、情节曲折、唱腔优美闻名。它不仅是湖南花鼓戏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2、湖南花鼓戏陶澍访江南黄师傅道情调

“陶澍访江南黄师傅道情调”是湖南花鼓戏中经典的唱段,讲述了清朝道光年间,湖广总督陶澍为减轻民赋,前往江南苏杭一带考察水利工程,途中偶遇能工巧匠黄师傅,向其学习道情调治理水患的故事。

陶澍本为朝中大员,却心系百姓疾苦。他到江南后,深入民情,体察民意,访贤问计,以求找到解决水患的良策。途中,他巧遇民间技艺高超的黄师傅,了解到黄师傅的道情调治水法,既能疏通河道,又能灌溉良田,深感其妙。

为了向黄师傅学习道情调,陶澍不顾身份,虚心求教。黄师傅也倾囊相授,把多年治水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陶澍。陶澍学成后,回到湖广,大兴水利,引黄氏道情调治湘江,疏河道,修堤坝,改善了湖广地区的水患,造福了百姓。

“陶澍访江南黄师傅道情调”的故事体现了“官民一心,万事能成”的道理。陶澍作为封疆大吏,虚怀若谷,尊重民意,向民间工匠学习治水良方,解决了困扰百姓多年的水患。黄师傅作为民间能人,淡泊名利,毫无保留地传授治水技艺,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故事鼓舞了后世为民为国的志士仁人,激励人们克服困难,造福社会。

3、湖南花鼓戏《陶澍算命》选段道情调

道情调是湖南花鼓戏中常见的唱腔,以其悠扬婉转、委婉动人的特点而著称。在《陶澍算命》选段中,道情调的运用更是将主人公陶澍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选段一开始,陶澍唱道:“叹人生,富贵不由己。”道情调舒缓流畅,道出了陶澍的无奈与感伤。他虽是出身名门,却家境贫寒,仕途坎坷。人生的起起伏伏,让他不禁慨叹命运的不公。

随着剧情的展开,陶澍巧遇算命先生,怀着忐忑的心情算命。道情调变得轻快活泼,仿佛算命先生的言语勾起了陶澍一丝希望。陶澍唱道:“命里无时莫强求,身外之物何足忧。”看似洒脱的唱腔,却暗藏着陶澍的自我宽慰。他明白强求无用,只得顺应天命。

命运的捉弄并没有就此止步。陶澍算命后不久,便误中圈套,被诬下狱。道情调陡然转为悲凉低沉,陶澍唱道:“天不怜才命不佳,人生如棋局难下。”这首道情调充分表达了陶澍的悲愤与绝望。他本怀才华满腹,却屡遭坎坷,不禁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

选段的结尾,陶澍在狱中写诗言志。道情调重归舒缓,透着一股悲壮与不屈。陶澍唱道:“莫道天公偏作恶,乾坤自在吾心。”这首道情调既是陶澍对命运的控诉,也是他对自己坚强意志的肯定。

湖南花鼓戏《陶澍算命》选段中的道情调,以其婉转动人的旋律和丰富的内涵,深刻地刻画了主人公陶澍的情感世界。它既有对命运无常的感伤,也有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体现了湖南花鼓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4、湖南花鼓戏《陶澍访江南》曹正军

曹正军,国家一级演员,湖南花鼓戏《陶澍访江南》的主要演员。他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底蕴,将陶澍这一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正军在剧中塑造的陶澍是一个忧国忧民、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他刚正不阿,为民请命,在鱼龙混杂的江南之地,他敢于直面黑暗势力,为百姓伸张正义。曹正军通过细腻的表演,将陶澍的坚韧不拔、铁面无私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精湛的演技,曹正军的唱功也十分出色。他演唱的花鼓戏歌曲《不畏权势》、《真心为民》唱腔圆润流畅,情感充沛,将陶澍的浩然正气和为民情怀完美地表达出来。

曹正军的表演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2015年,他凭借在《陶澍访江南》中的出色表现,荣获第十五届文华表演奖。

曹正军是湖南花鼓戏的杰出传承人,他用自己的精湛演技和唱功,让陶澍这个历史人物在舞台上鲜活起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